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导语

 

8月2日19:30,《新资本论》、五卷本《新经济学》作者,中国农业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做客第10期包容会“普惠大讲堂”,带来以“大数据时代的金融革命”为主题的讲座。

 

普惠金融对于人类为什么这么重要?

 

金融对我们现在的经济增长当然是非常重要的。现代经济起源于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一个主要推动力量实际上是现代金融的发展。所以可能有朋友读过美国历史学家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的一本书,书名就是《大分岔》(‘The Great Divergence’)。


作者在这本书里表达的一个观点是东西方的经济水平在18世纪以前基本相当,但是在那之后西方大大超越了亚洲,其中有一个重要因素是更早之前欧洲有一系列的金融革命和金融创新,并因此推动了资本的流动,最终助推了工业革命。另外还有一本由耶鲁大学的一批著名学者所撰写的书叫《价值的起源》,里面也谈到金融的重要性。
 

在过去的四、五个世纪的时间里面,这个世界上最强大最富裕的国家,都是全球最主要的金融创新大国,是金融的中心。从最早的威尼斯城邦到后来的荷兰,后来都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富裕最强大的国家。特别是荷兰,阿姆斯特丹曾经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甚至也影响到英国,使得英国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到了20世纪,世界的金融中心从伦敦转向了纽约,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第一强国。我在2013年曾经出过一本小说,叫《争夺制高点》,这里的制高点其实就是全球货币和金融的控制权。这个控制权我想很大程度上今天仍然控制在美国手上,历史告诉我们金融是相当重要。


在改革开放初期,1986年邓小平同志还讲过一句很有名的话:“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我想我们过去40多年改革开放取得伟大的成就,中国的经济增长创造了世界奇迹,这些都与金融的迅猛发展不无关系,包括我们建立了多层次的现代金融体系。

 

为什么要提供普惠金融?


我想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我们在过去这些年经历了经济快速增长,金融就更加迅猛地增长。但是与此同时,我们看到这个世界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贫富收入差距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贫富的悬殊和收入的差距是我们今天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那么这一切的根源在哪里呢?其中有一点就是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我举两个例子,有一本书叫 《21世纪的资本论》(‘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作者是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书中主要就是讲为什么世界各国出现了严重的收入差距?其中有一点是代际积累的问题,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讲就是“拼爹”吧?财富在代际间传递,所以作者最后提出的建议是要征高税,这个里面其实他也谈到金融的问题,他认为金融资源的配置是对富人有利的。也就是说什么人能够很好的利用金融工具通过钱来生钱,当然是富人。还有一本书叫《不平等的代价》(‘The Price of Inequality’),作者是约瑟夫 E. 斯蒂格利茨,在这本书里他也讲到为什么美国出现了如此严重的收入差距和贫富悬殊的问题。美国1%的人、家庭占有的全部财富的比例越来越高。也有人说美国前30名大富豪,包括比尔盖茨这些人,他们的财富加起来比另外60%的全部美国人的财富总和还要大,所以这个问题是非常严重。约瑟夫 E. 斯蒂格利茨认为,这种现象与金融的市场是有极大关系的,与华尔街的贪婪、华尔街的制度安排是有关系的。


我在2014年也出过一本书叫《新资本论》,讨论的就是全球货币体系在1971年出现了划时代的变化。大家知道在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全球的货币发行就没有任何约束了。就像现在的美联储、欧央行某种程度上包括我们自己的中国人民银行,他们发现货币实际上是没有一个约束的。那么我就想讨论,人类货币体系这么一个划时代的变化发生之后,人类的经济到底发生了哪些深刻的变化?所以我在这本书里面讲了有三个两极分化。

 

第一个就是信贷资源,也就是金融资源配置的两极分化。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越来越多,创造的流动性越来越多,但是这些资本到哪里去了?主要都到了大机构,到了富人手上,而中小微企业或者一般的老百姓所得到的资金信贷资源仍然是非常低的。这种两极分化就是所谓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两极分化。虚拟经济可以理解为是以金融投机为主体的经济,比如说炒外汇、炒股票,炒房地产这种通过买卖资产,利用资产的价格发生变化来赚钱的一种活动。在过去的半个世纪这种活动在全球泛滥。比如说外汇买卖,在1971年之前,人类的外汇买卖主要是为贸易服务,所以当时外汇买卖的总量和全球贸易的总量是差不多的。但是现在全球的外汇交易总量在最多的一年超过1000万亿,如此庞大的外汇买卖和贸易是没有关系的,因为全球的贸易也就是20多万亿。包括美国在内,其实过去这些年他们的制造业、实体经济的济增速是一直在放缓的,这一点在中国也出现了。所以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当时的中国金融做了深刻的反思和总结。其中有一条就是要努力促使中国经济脱虚向实。

 

我为什么跟大家谈这个背景?就是希望跟大家说明清楚,普惠金融能够解决金融资源分配的严重失衡,我们希望让人类的绝大多数,甚至让全人类都能够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

 

如何使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绝大多数个人、绝大多数家庭能够享受现代金融服务,我想这是一个世界难题,也是我们中国今天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我们今天银行体系的资产规模极为庞大,已经在280万亿以上了,但是信贷资源、金融资源配置严重失衡的局面在中国是非常突出的。
 

我用3个“二八开”来概括今天中国金融的严重失衡。第一个是我们的信贷资源的配置,国有企业拿走了80以上;第二个是占企业总数1%都不到的大企业拿走了全部信贷的80%以上;另一个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什么叫间接融资?就是商业银行的贷款,通过吸收存款然后发放贷款,这占到了80%。所谓的直接融资就是IPO,这个比例不到20%。

 

另外我还要讲一个最严重的失衡,就是城乡的失衡。大家注意到我们的金融资源几乎90%是集中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省会城市、直辖市。而三农享受的信贷资源是可以讲是很可怜的。中国的金融体系从理念上我们需要一个根本性的革命,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经济增长,要谋求公平和正义。

 

首先大家要形成共识,在中国推动普惠金融。

 

在金融的监管方面,我们也需要改进。为什么大企业能拿那么多信贷资源,特别是房地产公司依靠杠杆,动辄就是负债成百上千亿。这几年这个大家可以看到全国都是在加速调整政策,特别是这两年对房地产的政策。

 

我记得重庆市的前市长黄奇帆先生在很多地方演讲,说中国的很多房地产的杠杆率是非常高的,平均的杠杆率可能都超过10倍甚至20倍,最高的达到50倍。我们的房地产企业很多都是在玩金融。

 

信贷资源没有流到我们真正希望它流向的行业和产业。比如“三农”依然脆弱,尽管我们的央视报道今年夏收必定又是大丰收,为什么我们每年大丰收但仍然还担心粮食安全?我们的“三农”、科技、制造等领域能够获得的投入是很低的。我们现在科技企业、制造企业净利润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屈指可数。


另外我们的手段也要改变,这个手段是什么手段?就是我今天的第二个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我想大数据可以为解决我前面讲的这些问题,提供最好的技术手段和机遇。

 

大数据时代,金融革命的必然性

今天全球增长最快的资源或者增长最快的生产要素,既不是土地也不是人口吧?

 

其实今天全人类增长最快的资源就是数据,2020年中国的数据量达到了8060个亿币,占到全球数据总量的18%。中国过去这些年的数据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9%,所以大家注意在最近这几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在反复强调数据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呈现爆炸性的增长。那么我们怎么能够最好地利用数据?数据增长最快的是在什么地方呢?

 

一个是社交媒体的数据,第二个增长最快的就是金融方面的数据,包括支付,每天的量非常庞大,第三大类就是医疗数据,第四个是与教育相关的数据。数据的增长是人类在21世纪所出现的一个巨大的变化,给几乎所有行业带来深刻改变。

 

有人说我们今天迎来了第4次工业革命,也就是人工智能的革命。有几位专家讲,所谓人工智能革命就是大数据加算法,我想这一点是非常重要非常有意思的。大数据加算法差不多把所有的行业全部颠覆掉。也就能解释我们今天的零售行业为什么都被电商垄断?社交媒体为什么被这几家公司完全垄断?就是他们的大数据加算法。我们今天的金融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被大数据加算法彻底改变和颠覆了。

 

尽管蚂蚁金服公司被暂缓上市,遭到很多人的质疑,但是我想我们必须要肯定互联网公司大数据算法、最新的科技,他们对金融的创新真的是革命性的。他们确实为金融开创了一条新路,而且从资本市场上的表现来看,我个人讲一句可能今天在线上的朋友不一定高兴的话,我们的商业银行其实已经被资本市场抛弃了,很像那个在豪华宴会上,躲在角落里的满脸皱纹的老太婆。尽管我们的商业银行在全球的资本市场上,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每年还是赚很多钱,但是已经不在舞台的中央。这个趋势大家可以看到美国、欧洲也是一样。美国这几大银行的PE,摩根大通的PE算比较好的13.4倍,花期8.3倍,美国银行12倍,高盛11倍,梅隆8倍,欧洲的瑞银9倍,瑞信5倍,荷兰国际7倍,法国巴黎银行6倍,法国农业信贷6倍,渣打11倍。我们中国,建行是6倍,工行6倍,农行6倍、工行6倍,交行3.6倍。


那就要思考一个问题了,这些银行都赚这么多钱,为什么资本市场不青睐呢?虽然头部互联网公司可能也都不怎么赚钱,但他们的市值都是数千亿、上万亿人民币。我想其中有一点是今天的商业银行的模式、理念已经落后了。如果我们现在让科技公司能够自己搞金融,那会是一种什么景象?我有一位朋友是大银行的行长,他讲了一句话我非常赞同,他说银行业务是必须的,但是银行未必是必须的。

这些新兴的技术,大数据的运用,正在掀起一场全球的轰轰烈烈的金融革命。为什么科技公司摇身一变,就可以开展类似银行的业务?因为科技公司利用大数据,可以解决传统金融中信息不对等的问题。对比之下,如果商业银行还是拼命跟大企业、大房地产公司贷款,来收取利息来营收,我相信不良贷款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大数据的金融革命在哪几个方面会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过去这么多年已经有非常好的模式。从这一点上我们要充分相信市场的应用。比如支付,就是利用新的科技手段已经基本完成了革命,或者说已经差不多完成。第二个我想大数据能够帮助我们做的事情就是信用评估。

 

我们过去都是利用一些过时的数据,看重财务数据,企业的三张报表,我们今天把它称为冷数据,不同于大数据。大数据是我今天在哪里,跟哪些人吃饭,在做什么?这些是热数据。我们过去是没有办法掌握企业的热数据,市场瞬息万变,第一季度的企业数据如何用来判断第二季度的经营情况?除了时效性,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多维度刻画一家企业的形象。所以传统的财务数据、三张报表,这些当然都很重要,但是不够的。我们现在可以对企业的高管、实际控制人的行为数据、社交数据,企业相关的产业链数据都能够精准掌握,能够给企业一个精准的画像,我认为这是大数据时代在信用评估方面带来的改变。


相关的有风控、抵押担保,银行、金融机构可以及时性迅速地掌握企业的变化,进而再去开展业务。那么未来的贷款可能就不是一个期限的概念。比如有些互联网公司可以做到小额信贷,小企业主有需要的时候马上进,有营收了马上还款。不是像过去要借钱,要满半年、一年,或者两三年。


此外大数据能够帮助我们实现产业链的金融。企业不是孤立的存在,每一个企业都是生活在一个产业的生产体系里面,有产业链的环境。如果我们能够把产业链的上下游的情况都掌握得非常完整、清楚,就可以非常有效地帮助我们掌握企业的经营情况和风险状态。那么这样我们既不需要抵押,也不需要担保,我们就能够很放心地为这些企业提供信贷和金融服务。这些方面我们今天有很多了不起的探索,包括华为、腾讯、阿里、平安都在做这些探索,以及一些新创的公司,都在致力于为中小微企业完全打通融资渠道。


大家可以看到现在我们中国经济的情况,不是那么乐观,投资需求是不足的,我们的消费需求也是不足的。我们的中小微企业投资不足,与金融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这里面还有一个传导机制、传感器的问题,所以我想除了理念改变,我们的政策和监管手段要做出更多的调整。我们要最大限度鼓励金融科技创新,鼓励大家利用大数据的手段,充分挖掘大数据的潜力,真正解决银行的“账户思维”的问题,真正解决我们中小微企业和个人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THE END

话题:



0

推荐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

275篇文章 1年前更新

(Chinese Academy of Financial Inclusion a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CAFI)是在中国人民大学小微金融研究中心(2014年底成立)基础上建立的一家新型研究机构。CAFI致力于打造一流的专业智库和行业交流平台,推动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实现“好金融与好社会”的愿景。 CAFI专注学术研究,探索普惠金融相关领域前瞻性倡导活动;汇聚国内外资源,开展研究与倡导、交流与合作、教育与能力建设以及创新与实践,为行业实践者和研究者、政策制定者与监管者提供支持。 CAFI拥有一支由行业资深学者和专家领衔的国际化专业团队。CAFI设有理事会和学术顾问委员会,成员分别来自监管机构、知名商业机构和国内外研究机构。CAFI的战略合作伙伴包括Visa公司、蚂蚁金服集团、中国民生银行、宜信普惠及飞贷金融科技等国内外知名机构。现任院长由贝多广教授担任,赵锡军教授担任联席院长。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