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导语

图片

普惠金融的规模化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且不说微型金融机构发展到一定程度走向资本市场融资,国际上已有不少先例;致力于长尾人群的金融科技公司大多仰赖于风投私募的多轮投资,最终出口必然是资本市场;市场上累积起来的碎片化消费金融资产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证券化和规模化。”CAFI院长贝多广曾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在专注于普惠金融多年之后,CAFI将关注的目光也投射到投资领域,特别是兼顾社会绩效和财务绩效的投资方式,必将会为普惠金融的规模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同普惠金融一样,CAFI倡导解决社会问题的投资,应成为可持续的、有效良性运转的体系,绝不同于慈善捐赠,并建议将这种投资方式统称为“社会影响力投资”。

 

春节过后,开工伊始,万象更新。我们决定用一周左右的时间,将CAFI课题组新近完成的《社会影响力投资的国际趋势》报告的内容陆续推出,包含国际趋势的分析和案例的分析两部分,期待与感兴趣的读者一起深入探讨。

 

 

 

第三节:社会影响力投资的国际发展趋势

一、发展概况

纵观全球,可以发现SII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全球SII规模持续增长,但新兴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 

2.SII涉及的行业面广,但存在 “行业获得的资金配置不均衡” 这一问题,其中,近年来,投入在 “文化和教育”、“艺术” 等领域的资金配置总量呈负增长状态; 

3.虽然有小幅下滑,但在从事SII活动的所有机构中,基金管理公司仍处于主导地位,近五年来占历年参与机构总数的比值均超过60%; 

4.SII的资产配置种类丰富,整体的配资的结构中心正逐步从私募市场转向公募市场; 

5.国内外先行评价体系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于,“SII的界定”、“社会绩效的量化考核以及 投资的评价体系”; 

6.SII不光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成了一定规模,在一些发展中、相对较为落后的国家和地区,SII也早早得到了政府和证券立法监管机构的支持,其发展时间可追溯到2009年(南非),并且发展规模也比较成体系。

 

近十年相关的全球跟踪调查显示,SII发展的规模从深度和广度层面上均有提高。截至2020年4月底, 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SII投资者管理着4040亿美元的投资资产,主要涉及了13个行业,涵盖了劳动密集型的第一、二产业及金融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从传统的基础设施领域,到当下比较前沿的金融科技和数字化领域,全球SII均有涉及。在投资者规模方面,小规模投资者(或管理少于1亿美元的SII资产的投资者)占全球影响力全球SII投资者样本的53%。就资产的地域分配而言,48%的全球SII投资者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要目标市场,而43%的投资者则更专注于对新兴市场的投资。其次,资产的地域分配存在较大的偏差。就资产管理规模而言,如果不包括离群值,影响投资资产的55%用于发达市场,而40%用于新兴市场。但如果不剔除异常值,大部分资本(59%)分配给新兴市场,撒哈拉以南非洲(SSA)吸引的资产最多(21%)。SII机构的性质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61%的SII组织完全由影响力投资者组成,其余(39%)组织则会将其部分资产另外分配给与影响力无关的投资。

 

随着时间的流逝,私募市场中各种资产类别的SII已产生了可观的实际回报。考虑到私募股权作为资产类别的波动性,该工具的收益自然具有最大的差异。正如预期的那样,市场利率投资通常比低于市场利率的投资表现更好。新兴市场投资在资产类别上的表现与发达市场投资相似,且收益范围相似。值得注意的是,一半的全球SII投资者在过去的衰退周期之前或之中开始进行SII,并保持了合理的表现。对于有影响力的投资者而言,这一良好记录可能对他们当前面临的潜在经济衰退是一剂 “强心针”。在2016至2020年跟踪调查的全球SII投资者中,总体SII的管理资产从520亿美元增长到98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17%。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是西欧、北欧和南欧(WNS Europe)以及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分别以25%和2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此外,全球SII受访者的投资计划也反映出人们对东南亚越来越大的兴趣,因为一半以上的全球SII投资者(52%)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增加对东南亚的投资。相同比例的全球SII投资者打算将来增加对撒哈拉以南非洲(SSA)的拨款。自成立全球SII网络以来,约99%的SII投资者达到了投资的预期效果,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88%的SII投资者也通过SII达到了投资方的财务回报预期。

 

二、全球SII规模持续增长,但新兴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

近年来,随着SII规模的持续增长,全球SII市场正在逐步成熟。GIIN从2016年至2020年持续追踪的80个受访机构的数据显示,SII资产从2016年的370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近690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接近17%。在这四年中,SII发展增长最快的地区是中东和北非地区(复合年增长率为43%)和南亚(24%),增长最快的前三个行业分别是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 复合年增长率为61%) 、水、环境卫生和保健(Water, Sanitation, and Hygiene, 简称“WASH”)(43%)和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简称“TCT”)(43%)。但需要指出的是,SII发展在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仍处于起步阶段。GIIN《2020年度SII投资者调查报告》显示,在受访的294家 SII组织中,227家总部位于发达国家和地区,61家位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

 

虽然有小幅下滑,但在从事SII活动的所有机构中,基金管理公司仍处于主导地位,近五年来占历年参与机构总数的比值均超过60% 。其 中,2016年(最 高)为73%,2019年( 最 低 )为64% 。

 

SII项目的目标行业一直拥有多种多样的特征。截至2020年4月底,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79家全球SII机构,管理着4040亿美元的投资资产,主要涉及了12个行业,涵盖了劳动密集型的第一、二产业及金融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从传统的基础设施领域,到当下比较前沿的金融科技和数字化。但行业获得的资金配置不均衡,根据2020年最新数据,按行业划分,水、环境和卫生(简称 “WASH”),2015年至2019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3%,金融服务( 不包括微型金融和小额信贷)为30% ,医疗保健为23%,文化与艺术、教育和制造业得到的SII的资金配置总量呈下滑趋势。此外,尽管粮食和农业在资产管理规模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9%,不包括离群值),但却是最常见的投资领域,有57%的被调查者有一定的分配,有54%的被调查者计划增加其投资。 

 

①数据收集工作截止至2020年4月底, 因此这里涉及的年度数据截止到2019年。

话题:



0

推荐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

275篇文章 2年前更新

(Chinese Academy of Financial Inclusion a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CAFI)是在中国人民大学小微金融研究中心(2014年底成立)基础上建立的一家新型研究机构。CAFI致力于打造一流的专业智库和行业交流平台,推动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实现“好金融与好社会”的愿景。 CAFI专注学术研究,探索普惠金融相关领域前瞻性倡导活动;汇聚国内外资源,开展研究与倡导、交流与合作、教育与能力建设以及创新与实践,为行业实践者和研究者、政策制定者与监管者提供支持。 CAFI拥有一支由行业资深学者和专家领衔的国际化专业团队。CAFI设有理事会和学术顾问委员会,成员分别来自监管机构、知名商业机构和国内外研究机构。CAFI的战略合作伙伴包括Visa公司、蚂蚁金服集团、中国民生银行、宜信普惠及飞贷金融科技等国内外知名机构。现任院长由贝多广教授担任,赵锡军教授担任联席院长。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