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最近,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完成《金融科技服务普惠金融发展》报告。本报告梳理了金融科技在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方面的经验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期,我们将就如何推动金融科技发展以更好服务普惠金融提出政策建议。
要促进金融科技发展、服务普惠金融领域,我国还应在立法、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传统金融机构体制改革等方面不断进行完善。以下是具体政策建议:
01、制定数据使用与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现阶段缺乏数据管理机制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证数据信息安全。如何确保数据安全和公众隐私、建立有效的数据要素市场是发展金融科技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国应加快金融科技的相关立法,保护数据的隐私权和归属权,实现大数据的使用透明和公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研究报告《金融服务的个人数据使用和金融教育的作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分析》也指出,一个健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框架应能够在数字环境中保护消费者,且需要由拥有有效资源和执法权力的国家数据保护机构或国家数据保护战略构成。同时,公共政策也应提高消费者的个人数据保护意识,加强他们对个人数据使用所产生影响的认识,并鼓励能够保护其个人数据的行为,帮助他们形成与自己偏好一致的数据共享的积极态度。
在建立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时,建议一要平衡好数据使用与数据保护之间的界限,确保客户隐私数据的同时充分调动市场中的各类数据;二要明确各个参与主体的收益和风险分担机制,确保所有参与主体公平地享有使用数据的权力及承担相应的义务;三要广泛听取各参与主体的意见制定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确保各项规则符合市场实践中的实际情况,并根据不同参与主体承担的不同角色制定差异化的监管办法。
02、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结合我国目前市场上的数据使用现状看,要建立完善的数据信息基础设施、打通信息孤岛、充分发挥数据价值,需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明确不同机构的角色和作用;二是如何确保合理有效地利用政府数据。
具体而言,政府除了主动开放政府数据外,还应该通过政策支持和引导鼓励各类参与主体积极参与征信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各类资源的整合,丰富数据要素市场的机构类型和机构数量,丰富征信系统中的数据类型和数据量,让更多沉睡的数据得到利用,使市场中的数据实现价值最大化。国家层面应优化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规范各类接口,鼓励领先的科技企业的协同合作,减少重复建设。
03、传统金融机构体制改革
传统金融机构进行数字化转型所面临的挑战不是简单实现某一个业务、产品和渠道的数字化转型,而是整个思想的变化以及机构整体的转型。传统金融机构应该在金融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激励机制、决策链条等方面进行深度改革,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以使金融科技能够真正助力传统银行服务中小微企业。
THE END

CAFI公众号部分文章亦发布于以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