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用一个流行的时髦词汇来形容陈志武教授的话,那一定是非“带流量”莫属。
熟悉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和“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IFCFI)”的人一定还对去年陈志武教授为IFCFI带来的两场精彩演讲记忆犹新。在主题分别为“金融的普惠性:金融如何解放婚姻”和“有一种幸福,可以靠金融提升”两场演讲中,他谈古论今、旁征博引,从金融的角度生动解析了风土民俗、生活习惯的形成原因,以及金融将如何使个人和家庭的状态得以改善。
8月17日晚19:30,这位“带流量”的学者,CAFI学术顾问,香港大学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及冯氏讲席教授(经济学)、前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先生将做客包容会第4期“普惠大讲堂”,为会员们带来题为“人类历史上不断尝试限制利率,但为何从没成功?”的主题讲座。
陈志武教授将延续深入浅出的讲述风格,从浩瀚的历史当中抽丝剥茧,从《汉谟拉比法典》到古以色列到基督教、伊斯兰社会的利率上限到金融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娓娓道来“高利贷”这一尖锐而“不讨喜”的金融角色,分析利率这件事为什么不一定是“剥削”、“黑心”的代名词,金融的普惠性为什么是放开金融发展的结果,而非限制金融交易所致。
CAFI院长贝多广是这样向包容会的新老朋友介绍本次讲座的:“政治家总是主张利率越低越有利于小微企业,经济学家则强调利率应反映资金的供求关系,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因为有限理性而自愿接受高利贷,历史学家则从百年甚至千年的现象中去归纳利率的规律。陈志武教授的独特之处是穿越历史看透心理立足经济回答政治。跟我们一起去分享他的真知灼见吧。”
谈古论今,以史为鉴。听金融圈里最会讲历史的教授如何解读尖锐问题。请按下方海报提示获取参会方式,席位有限,先到先得哦~
请您扫描海报内二维码报名

THE END
包容会往期内容
包 容 会 讲 座
<< 滑动查看普惠大讲堂往期内容 >>



<< 滑动查看普惠大视界往期内容 >>



包 容 会 简 讯
<< 扫码查看文章 >>


CAFI公众号部分文章亦发布于以上平台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