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原发于: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点金工作室

作者:叶斌 安徽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 董事长

坚守普惠金融六重精神的“劝耕贷”

 

杜甫《大雨》诗句中有“阴色静陇亩,劝耕自官曹”,获评为2019年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的“劝耕贷”即由此得名,立意勉励农耕、奖励农耕。“劝耕贷”也是中国融资担保业唯一获此评价的融资担保品牌,安徽农担将中华农耕文化精髓融入普惠金融精神,创立的“劝耕贷”模式与“劝耕贷”坚守普惠金融六重精神有着密切关系,经受了普惠金融的实践检验。

坚守理念 成长优先。传统信贷奉行“抵押优先”理念,抵质押物优质充分者优先获得信贷支持。这在观念层面就为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和小微、“三农”领域设置了两道难于逾越的屏障。一是大批有成长、缺抵押的信贷客户进入不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视野;二是信贷周期被抵质押周期捆绑,往往与信贷客户生产周期、经营周期不匹配,由此而引发信贷“过桥”险象环生和因期限错配带来的信贷风险频繁发生。“劝耕贷”坚守普惠金融精神,摈弃“抵押优先”做法,构建“成长优先”的崭新信贷理念,从乡镇层面将“人品好、产品好、市场好”的成长性新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比对甄别出来,通过担保增信,使其进入银行信贷视野,获得发展资金。同时,由于突破了“贷款→抵押”的传统窠臼,农担体系财政功能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实现有为政府塑造有效市场,有力引导金融机构以各种方式弹性设置信贷周期,使其尽量与信贷客户的生产周期、经营周期、市场周期、困难帮扶周期、灾害救助周期相匹配,把普惠金融的精神实质从思维方式、经营理念上植入信贷的全方位、全过程。

坚守服务精准聚焦。遵循普惠金融的基本原理,“劝耕贷”努力实现服务精准聚焦。精准聚焦服务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结构优化,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促进农业产业在数量、品质、生态三个方面都能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精准聚焦服务现代农业生产体系转型升级,推动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农业,促进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手段,不断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精准聚焦服务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规范建设,推动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产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家庭经营、大户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精准聚焦服务现代农业职业农民培育,帮扶“守乡农人”,召唤“返乡农人”,吸引“下乡农人”,培育、聚合新农人,建设、发展新农村。

坚守成本综合掌控。融资成本是农村普惠金融重要关键。“劝耕贷”从三个视角体察、践行普惠金融精神。一是树牢成本意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必然要通过负债来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然而任何负债行为都是有成本的,成本意识是最基本的理性发展意识,如全额贴息、贴费,那必然会诱发融资饥渴、扩张冲动,也必然会增加过剩产能、僵尸企业,所以,必须让所有“劝耕贷”客户树牢成本意识,学会在精打细算中行稳致远。二是突破成本瓶颈。在农村金融中,对于成长性好的经营主体来说,融资贵是融资难的集中表现,没有有效地控制融资成本的手段,就是没有有效地支持主体发展的能力,“劝耕贷”发挥财政政策强有力的功能作用,打破了农村金融市场由金融机构主导定价的老规矩,建立起银担联合议价的新格局,让优质经营主体融资“用得起”、经营“有赚头”。三是建立成本补偿。这是站在农村金融机构立场的考量,一定要让农村金融机构在服务“三农”中也“有利可图”,能实现商业可持续。“劝耕贷”为金融机构建立成本消化、收益补偿的渠道:允许在基准利率20%的幅度内上浮利率;推动地方政府调整财政政策导向,把原来从需求侧对借款主体的贴息政策部分调整为从供给侧对贷款银行的奖励政策;动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劝耕贷”贷款行开户;鼓励地方财政向“劝耕贷”贷款行倾斜配置财政性存款。

坚守质量立体管理。维护信贷质量、管控信贷风险是金融行业永恒的主题,普惠金融更不例外。“劝耕贷”坚守普惠金融精神,强化质量管理意识,构建立体风险防控体系。第一,科学阻截原发性风险。一是规范化建档立卡,构建信息、信用、信贷联动机制,把不具备发展资质的经营主体阻拦在信贷担保大门之外;二是精细化筛选比对,保证数据画像的精准度和担保决策的成功率;三是制度化公告公示,让熟人社会帮助“捡漏”。第二,分类管控经营性风险,一是匹配期限,二是信用接续,三是经营托管,四是并购重组,五是资产接管。第三,精准打击道德性风险,“劝耕贷”构建三重道德风险管控的“热炉法则”, 实施交叉监管、联动防控,决不让道德风险的“破窗效应”发生。一是实施审计免责,筑牢与银行联动防控关系,对审计发现的“劝耕贷”在保项目中的问题进行责任界定;二是实施督查问责,筑牢与基层政府联动防控关系,联手压实行政村、乡镇、相关县直部门的主办责任;三是实施公证追责,筑牢与信贷客户的联动防控关系,通过赋强公证取得对违约客户强制执行权,同时促成地方政府出台与之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对有恶意逃废债企图的人形成巨大威慑力,营造不敢违约、不能违约、不愿违约的新型农村信用环境。

坚守回归金融本源。我们要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但在实践中,农村金融机构在固有的路径依赖下拓展农村市场面临优质客户获取难、信贷风险控制难、成本收益平衡难的“三难”困境,有的时候不是主动地“离土离乡”,而是迫不得已地“背井离乡”。“劝耕贷”以财政的功能孕育市场的力量,放出五大实招,切实调动农村金融机构深耕“三农”的热情和积极性,引领其健康、有序、自愿回归本源。一是增加其负债业务的增量,二是提高其资产业务质量,三是丰富其中间业务品种,四是开拓其业务发展领域;五是培育其“三农”业务队伍。只有让农村金融机构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活跃起来,普惠金融才有所附丽。

坚守机制 共建共赢。“劝耕贷”坚守普惠金融普天同惠的开放性、包容性、参与性发展的精神特质,推动政银担企“抱团”发展,实现共建共享共赢。这种“抱团”在信贷担保前端的共建功能是错位把关、联合发力、优选结伴,“劝耕贷”各参与方在乡镇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立卡,归集、比对、验证信用“软信息”和经营“硬数据”,将成长性好、诚信度高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筛选出来,为其配置发展资金,与其结伴同行;在信贷担保后端的共建功能是相生共荣,相得益彰,相互陪伴,“劝耕贷”各参与方各得其所:政府在其中发展了产业、繁荣了经济、稳定了社会;银行在其中扩大了信贷规模、提高了信贷质量、增加了信贷收益;各类受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其中扩大了经营、提升了信用、积累了财富,其他社会群体和组织都可以搭“劝耕贷”的“便车”,形成乡村治理有效了、信用生态优化了、公序良俗进步了的共赢局面。“劝耕贷”搭起的是农村金融的小场景,撑开的是乡村振兴的大格局。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点金工作室专稿 作者 叶斌 为安徽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 董事长)

THE END

转载声明:本微信公众号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及本微信公众号观点。

坚守普惠金融六重精神的“劝耕贷”

CAFI公众号部分文章亦发布于以上平台

话题:



0

推荐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

275篇文章 1年前更新

(Chinese Academy of Financial Inclusion a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CAFI)是在中国人民大学小微金融研究中心(2014年底成立)基础上建立的一家新型研究机构。CAFI致力于打造一流的专业智库和行业交流平台,推动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实现“好金融与好社会”的愿景。 CAFI专注学术研究,探索普惠金融相关领域前瞻性倡导活动;汇聚国内外资源,开展研究与倡导、交流与合作、教育与能力建设以及创新与实践,为行业实践者和研究者、政策制定者与监管者提供支持。 CAFI拥有一支由行业资深学者和专家领衔的国际化专业团队。CAFI设有理事会和学术顾问委员会,成员分别来自监管机构、知名商业机构和国内外研究机构。CAFI的战略合作伙伴包括Visa公司、蚂蚁金服集团、中国民生银行、宜信普惠及飞贷金融科技等国内外知名机构。现任院长由贝多广教授担任,赵锡军教授担任联席院长。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