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现阶段重要的战略部署。在推行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资金可以发挥源头活水的作用, 因此推进普惠金融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有重要意义。普惠金融的发展不仅有助于解决农民融资难问题, 帮助农民发展生产, 而且从长远来看普惠金融的推进有助于建立良好的金融服务体系和良性的金融生态, 对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建设、 彻底解决 “三农” 问题、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乡村经济活力
在我国金融市场中,金融机构追求金融的效率以实现商业利润最大化,而忽略了金融资源的公平配置,导致 “中小微弱” 群体遭受融资约束而难以发展生产,拉大了社会整体的贫富差距。普惠金融立足公平、包容的原则对金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让长期被传统金融体系排斥在外的农村小微企业有机会获得金融服务发展生产,从而提高这些地区的经济活力,提高就业水平,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壮大。
帮助农村脱贫, 改善居民生活
普惠金融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最终目标的实现,帮助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普惠金融的发展让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机会获得平等的金融服务,特别是过去遭受金融排斥的贫困人口可以获得金融支持,缓解融资约束。贫困人口在获得金融支持后有更多的机会和能力发展生产、提高收入、改善生活,从而摆脱贫困,因此发展普惠金融有助于消除农村贫困问题。
为了促进普惠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No.1 进一步促进非现金支付的应用
如前所述,目前乡村中非现金支付占比已经超过现金支付。非现金支付的应用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方面,随着企业交易与支付线上化,企业现金存取手续费用、来往银行柜台的交通费用、人工服务费用及时间都被大大节省,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并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线上交易可以积累企业的交易行为等数据,让金融机构直接了解企业的销售收入、现金流等财务数据,帮助企业积累一定的信用数据,为授信提供依据。
No.2 通过数字金融技术缓解融资难问题
数字金融技术的发展,可以改善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如前述数据所示,融资难在乡村小微企业中依然存在, 且无担保、无抵押是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与传统的贷款风控基于抵押、担保等不同,新型数字金融技术更多地从行为数据出发,对信用评分比较高的潜在客户进行预授信,在客户产生信贷行为后机构对其进行动态评级,并以此提供纯信用贷款,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无抵押、无担保的问题,促进融资需求的满足。引入数字金融技术进行融资是产业振兴的必然要求。
No.3 提升农村小微企业金融健康水平
如前所述,小微企业的金融健康情况不容乐观,现金流管理、财务记账、负债管理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对于其发展会有一些隐患,也制约了小微企业获得融资的机会。同时,部分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过度借贷的现象。一方面,需要提高产业管理者、企业员工的金融能力,提升企业的金融健康水平; 另一方面,金融服务乡村实体经济的力度将逐渐增强,企业可获得的融资资金数量会逐渐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需遵循市场化定价、使利率可以覆盖风险,这将有助于金融机构控制借贷风险,同时减少企业由于融资成本低而可能产生的过度借贷问题。

敬请关注《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19)》,阅读更多详细内容!
1. 农民获得金融服务的故事见证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发展的作用
2. 我国居民的金融健康得了及格分
3. 你猜,现金贷如何变异为超利贷?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