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本期“CAFI洞察”栏目继续对《鼎新克艰:数字普惠金融的扶贫实践》这一报告进行摘编报道。该报告探讨了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的逻辑关系,对我国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外部环境与市场环境、平台基础、产品及其扶贫成效进行了总结。报告认为,我国传统金融机构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积极拥抱互联网,互联网企业也积极利用行业优势开展金融服务,这种双向刺激使数字普惠金融成长迅速,对精准扶贫产生了积极效用。这一期的内容侧重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农产品电商平台、农资电商平台如何成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业务的平台基础,为金融服务需求挖掘、数字普惠金融产品研发、风控模式设计等提供数据基础。
如您欲获取相关报告,
请在文章底部留言或登录CAFI官网-研究项目-研究报告下载
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
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资料,而土地集约化是实现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的必要条件。《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年10月)、《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2011年5月)、《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2014年11月)、《关于认真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意见》(2015年1月),以及2008年以后历年中央一号文件等,为土地确权、流转提供了政策支持。
土地流转的需求,以及土地流转市场行业信息不对称问题,催生了信息化的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如“土流网”、阿里巴巴“聚土地”、“聚土网”、“搜土地网”、“土地汇”等。根据土流网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全国各地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已超过250个,累计已发布土地35595万亩,累计已交易土地10221万亩。
随着土地流转交易的发生,土地流转服务平台积聚了大量的交易信息,包括地块数据、交易双方数据、经营计划数据、权证信息、法务信息等。在此基础上加载数字金融服务,可以发展出土地租金贷款、农业项目贷款、保证金托管、两权金融、供应链金融等多种金融业务。
农产品电商平台
农产品电商平台是农村电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体系包括网上农产品期货交易、网上农产品衍生品交易、大宗农产品电子交易、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实体企业O2O交易、农产品网上交易会等。
我国农产品电商平台发展相对比较成熟。不管是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广西糖网、四川白酒交易中心、中农网等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还是阿里系、京东、我买网、沱沱工社、顺丰优选、美味七七、本来生活网、苏宁易购等特色农产品网络零售平台,都形成了各具特色、模式不一的农产品交易、物流配送、安全溯源、地理标志等服务。
2017年,我国农产品期货、期权网上交易7.89亿手,交易额40.88万亿元,大宗农产品商品电子交收额预计超过10万亿元,农村网络零售额超过1.2万亿元,生鲜农产品电商达到1391.3亿元,食材农产品交易额达到8000亿元,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
蚂蚁金服、京东金融、苏宁金融等电商平台开发的数字金融产品,都充分利用了自家农产品电商平台上沉淀的数量庞大的交易信息和用户信息。
农资电商平台
2015年被称为我国农资电商平台发展的元年,农商1号、村村通、京东农资频道、淘宝农资、农机1688网、农淘网、云农场等纷纷上线。到2017年,农资电商平台纷纷遭遇挫折。媒体称,农资电商平台从鼎盛走向衰退仅仅用了3年时间。
虽然农资电商平台发展还不成熟,但也已积累了一些农户信息。通过这些农户信息,可以分析农户的种养殖规模、金融需求、投入期与产出期等,从而筛选出优质农户。大浪淘沙之后,农资电商平台除了在信息、交易、运输等环节为农户提供服务,还提供智能配药、智能配肥、农技服务等更深入的农业生产服务,在帮助农户发展的同时,壮大平台自身。
在农资电商平台上加载金融服务是一个可以预期的市场。目前,京东、淘宝、宜信已经针对这个市场落地了一些数字农贷产品。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