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4月1日,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驻中国和蒙古代表马泰奥先生(Matteo Marchisio)做客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与多位研究员、人民大学学生代表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马泰奥先生首先简要介绍了IFAD的机构发展历史、性质和在全球特别是在中国的工作形式。据介绍,IFAD是一个总部设在罗马的国际金融机构,同时也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在过去的 40 年中,IFAD始终致力于投资农村贫困人口,使他们能够减少贫困,提高食品安全,改善营养,增强他们的应对适应能力。自1978年以来,IFAD已经在全球投资 197 亿美元的赠款和低息贷款项目,惠及全球4亿7400万贫困人口。
自1981年起,IFAD就与中国结缘,支持中国政府努力实现减贫和农村发展,为中国28个省和自治区29个项目提供了资金,惠及约440万个家庭约2000万农民。IFAD在2016年至2018年的投资周期中对中国的投资份额为1亿5200万美元。
具体到支援形式,IFAD在中国的工作大体分为四个阶段。在1997年以前,IFAD主要是通过地方政府来为中国农户发放贷款;在1997年至2004年期间,IFAD又与金融机构合作来提供贷款资金;在2005年之后,机构探求多样化的帮扶形式触达贫困人口;在2012年至2018年,IFAD在华的援助形式是投资保证基金。目前,机构正在探索向产业扶贫过渡的更新模式。
在当天的交流会议上,马泰奥先生表达了IFAD从事小额贷款事业始终坚持的侧重点,即强调贷款的可获得性、商业可持续性以及以需求为导向的产品设计等理念,希望同CAFI一起探讨IFAD投身产业扶贫的可行性。CAFI的研究团队代表也就IFAD在长期信贷实践中积累的客户保护和风险防范经验等提出问题。双方表示在未来适当的时机中将有更深入的合作。
0
推荐